“让钟爱的人所深爱”——当品牌愿意为一句口号构建完整的运营生态时,用户自然愿意用信任投票。
导语在广州车展喧闹的展台背后,林肯中国总裁贾鸣镝博士面对媒体时反复强调一个词——“舒服”。这个词看似简单,却是林肯对抗行业同质化竞争的核心战略。但如何让一个感性标签摆脱口号化的空泛,真正渗透到产品定义、服务流程和用户感知的每一个环节?林肯用一套环环相扣的体系化工程,给出了答案。
“舒服”并非停留在营销话术层面,而是被林肯拆解为“看着舒服、用着舒服、开着舒服、坐着舒服、听着舒服”五个可量化的维度。以航海家亚特兰蒂斯版为例,“看着舒服”对应专属流光银车色和熏黑运动套件,通过视觉冲击力强化第一印象;“用着舒服”则依托48英寸联屏和540°全景影像等科技配置,解决实际驾驶痛点。
这种拆解让模糊的情感诉求转化为具象的产品定义。贾鸣镝在采访中指出:“80%的理性看车后,最后20%的感性因素才是成交关键。”林肯的聪明之处在于,将感性决策前置到了产品研发阶段,而非仅仅依赖销售环节的临门一脚。
如果产品是“舒服”的硬件载体,那么服务就是其软性延伸。林肯之道Pro通过标准化流程确保体验一致性:从用户进店时前台空岗不超过两小时的AI监控,到售后区维修时长的数字化追踪,甚至卫生间五件套、超声波眼镜清洗机等细节设施,均被纳入服务质量管理体系。
贾鸣镝分享了一个典型案例:“有媒体老师突袭哈尔滨经销商店,服务体验让他自发在朋友圈传播。”这种自然口碑的生成,源于林肯对服务动线的精细规划。值得一提的是,林肯并未通过减员降本,而是选择保留高素质人员并提升待遇,确保服务质感的可持续性。
“星火燎原”战略表面是降低成本,实则重新分配资源。通过将展厅面积从6000-10000平米压缩至轻量化模型,单店投资从3000万降至400万。贾鸣镝算过一笔账:30家经销商节省的4000万成本,加上新网点的2.4亿投资优化,为经销商减少了极大的运营成本。
更关键的是,轻量化模式提升了经销商健康度。当零服吸收率超过100%后,经销商不再完全依赖销售压力生存,反而能更专注服务细节。这种良性循环让“舒服”不再是成本负担,而是成了盈利的催化剂。
林肯的体系化思维还体现在用户沟通层面。贾鸣镝的个人视频号已成为品牌与用户直连的渠道,他坦言:“我基本每条留言都回复,解答不了的问过技术部门再回答。”这种CEO亲自参与对话的方式,让用户感受到品牌对“重视感”的实践。
与此同时,林肯通过线下全路况体验活动(如呼伦贝尔草原试驾)强化标签认知。贾鸣镝强调:“要让用户真实体验产品力,才能形成口碑。”这种“体验-反馈-优化”的闭环,让“舒服”标签不断被用户验证和丰富。
体系化的另一面是对数据的理性运用。林肯在经销商展厅部署AI识别系统,量化分析服务效率;但另一方面,贾鸣镝也强调:“用户到店不仅谈车价,更在意是否被尊重。”这种对感性价值的重视,使林肯在数据化管理中保留了人情味。
例如,航海家亚特兰蒂斯版限量666台的一口价策略,既避免了价格战对品牌的伤害,又通过稀缺性强化了用户的心理满足感。这种精准的平衡术,让“舒服”同时具备可衡量性和情感温度。
林肯的“舒服”标签之所以能穿透市场噪音,正是因为它从未停留在口号层面。从产品维度拆解、服务流程标准化、渠道资源重分配,到用户参与感构建,这套体系化的执行逻辑,让感性的品牌认知拥有了坚实的落地支撑。正如贾鸣镝所言:“让钟爱的人所深爱”——当品牌愿意为一句口号构建完整的运营生态时,用户自然愿意用信任投票。
(图/文 网通社 陆宏伟)微信、QQ、支付宝扫一扫手机阅读更方便。